指导老师:焦佳欣
南水北调,这个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超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2亿人。“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峡工程是等量齐观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南水北调,利国利民”调研宣讲团于2021年7月16日在已有的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资料和对南水北调深层意义的认识为基础上,返回自己的家乡,开展了关于社会不同群体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评价调研相关工作。这一次,实践队的脚步来到了小浪底水坝。
小浪底大坝,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济源以南20公里,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如果说南水北调的水是无孔不入、滋润万物的水,那么在这里,小浪底的水便是直冲云霄,汹涌咆哮的水。实践队员在这里进行了宣讲,队员们顶着烈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辞辛劳的分发着传单。在宣讲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退休老人,在聊天中我们得知,老人以前是黄委会的职员,曾参与过小浪底大坝的建设。老人回忆起当时建造大坝的种种不易,并带领队员前往纪念馆,不辞辛劳地为我们讲解每一张图片。老人眼中的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大坝也许是老人一生的精神寄托,或许老人已经把大坝当作自己的孩子。参观完纪念馆,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或许这就是一个水利建设者一生所追求的意义与人生价值!
当天的实践调研活动结束后,实践队队长刘佳文及时召开当日的社会实践总结会议,对当日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以及完成程度进行总结,并由指导老师焦佳欣对实践队实践内容或实践方式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同学们认真记录,并由实践队队长分配下一天的社会实践具体任务,实践队线上宣传负责人王凯民进行会议记录。
这次调研队员们学到了老一辈水利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践队队员们在相关知识和实践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